首先跟大家說聲不好意思,這篇是近十年前的照片與記錄^^”,現在當地資訊變化多大我也不太清楚,由於去年暑假日本九州行我們走了本州下関到九州門司的海底隧道,讓我回想起本人的河底隧道步行初體驗其實是在德國漢堡。
不過當年手邊買了二本德國旅遊書,不只沒有介紹到這個河底隧道,整本書甚至連分配給漢堡的篇幅也很少,因次對我來說算是小小的私房景點,決定挖出舊照片分享給大家,也感謝部落格朋友Ginie一直對德國遊記的不離不棄。
只是天啊~~~雖然挖出了照片,記憶卻挖不出來多少,歲月對腦容量的摧殘實在太明顯,我真的完˙全˙忘˙記我們當時怎麼抵達這個地方
!是搭電車嗎?是搭公車嗎?是吃午餐前去?還是吃午餐後去?眼珠子左右左右轉來轉去還是想不起來。
加上當年負責做功課的是詩丹小姐,本人只負責當小跟班,現在查資料才知道好像要先抵達這個名為「登陸橋」(Landungsbrücken)的地方。
易北河舊河底隧道光是入口就超乎我的想像,提示一下就是照片中間的挑高古銅色大圓頂。
老實說這樣遠遠一看,我肯定認為那個圓頂建築是座博物館,模樣根本無法跟河底隧道的入口搭在一起啊!也太有氣質了吧!
而且這河底隧道從1911年即開放通行實在很令人驚奇,百年前就有這樣的技術令人敬佩!
首先我們從入口往下看,挖這個大洞可真深,據說大概有七層樓高,想要用走樓梯的方式往返隧道也是可以的。
有別於日本関門海底隧道只能讓人步行、或牽自行車走,易北河舊河底隧道居然可以在裡面開車呢。
車子並不是走車道螺旋狀蜿蜒到地下,而是搭乘大型升降梯,共有三座的樣子,有點像一些舊公寓的機械停車設備。
剛才我們在樓上入口觀望時正好看到一組騎單車的團體一起搭電梯下樓。
旁邊則有給行人專用的電梯。
夏天走河底隧道實在相當舒服,適合躲避炎熱的太陽,當然通風會比較不好,畢竟這邊汽車是可以通行的。
也由於有讓汽車通行,隧道分有左右二邊單向道,車道僅能容納一輛車通過,行人則不限方向走旁邊的步道。
牆上磁磚用了一些海產浮雕當裝飾,有些看起來蠻好吃的!
就這樣越過易北河到了對岸。對岸的腹地比較大,資訊也比較多,有寫出汽車通行的時間與費用,我猜應該是在這邊統一收費。
我們走到港邊,從這邊可以回望登陸橋與城市景觀,當地人也很喜歡坐在此地愜意地看著這片景色。
小波探出頭來拍照表示到此一遊。
姊夫也趁機寫生了起來。
總之我們在漢堡待了二天多,我最有印象的地方就是這個河底隧道,建議每一位到訪漢堡的旅人,都要親自走過這個連結易北河兩岸的百年舊隧道喔!
需要更多資訊可以查詢下面的網站~
http://www.hamburg.de/alter-elbtunnel/